随着经济话题日益成为全民主流话语,经济主题的出版物开始在中国的出版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。从1995年的《经济文论》(三联书店版)开始,到近一两年来相继出版的《经济科学译丛》、《迪尔伯特原则》以及林林总总的MBA类图书;除了相关的经济类图书出版社出版经济读物外,市场上的经济类图书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。但是此类图书存在的选题重复、质量低下的现实问题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类图书出版的健康发展。
为了使作者、出版者、读者之间能够进行更好的交流,大家共同来探讨经济类图书的选题定位、市场需求及出版方向等问题,中国版协经济工作委员会与CCTV—2《商务书廊》联袂于元月中旬举行了“新世纪经济类图书出版发展前景研讨会”。会上,著名经济学家易纲、张维迎、梁小民就经济类图书的出版现状、未来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图书等话题作出了精辟论述,同时也就经济类图书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中肯建议。
出过一套教科书,对教科书的出版颇有一些看法的易纲教授认为,目前市场流行的管理类图书基本上都是译著,中国改革开放20年,我们是否可以用自己的案例推出一套管理类教科书?!其次,教科书里是否有一个比较精确的真正的索引很重要,因为一个好的索引可以节省读者许多时间。再次,目前我们对西方经典工具书的翻译水平略嫌粗糙,西方编纂工具书有上百年的历史,一本好的工具书生命力是很强的。
易纲说,目前中国的图书从印刷总量上看,堪称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,然而与大规模的增长相比,精品少同样意味着大量浪费。同时在出版过程中,包销、回扣等激励制度的出现,就正常竞争而言,是非规范的损害政府的行为。面对选题重复,在选择上无所适从的青少年读者是最可怜的,因为“错的概念就意味着离真理更远”。
张维迎教授则认为,目前图书市场写书的人多,研究图书市场的人少。将来至少有以下几个局面需要改善:其一是出版社要舍得在作者身上大投入,例如1998年北大与经科社合作出资20万元招募作者撰写经济学原理教科书。其二是出版社需要专业的懂得图书市场运作的高素质营销人员。其三,出版社可以借助自己的声誉办一些高品位的学术杂志。其四,中国的主编制度需要确立。
梁小民教授更多是围绕着市场的营销来谈。他说:一本好的经济图书是可以发行到10万册左右的,然而为什么发行上不去呢?至少存在三种障碍。其一是选书、定位不准,经济书分理论和应用两大类,就前者而言,我们有关改革的书车载斗量,但是没有定位。西方译著有几个大部头我们至今尚未问津,我们对西方经典套书的引进也不成体系。这一缺陷意味着我们的译著不能及时跟上国外经济学的发展脉向。国外的经济学家也写很生动活泼的书,可使经济专业人员及爱好者均能从中受益,而我们的普及类读物还大有市场潜力可挖。在应用图书方面,国人写的书比译著来得更直接更实际,如股市书、理财书等,若在指导人们投资、指导企业管理等选题上下功夫,此类图书的市场前景大有希望。其二是翻译水平粗糙、包装上功力差。同是克鲁格曼的著作,《萧条经济学的回归》非常畅销,而同样文笔精彩的《兜售繁荣》却错字连篇。精品应该让人有“一见钟情”的感觉。其三,宣传上不够重视,应有经济类图书专家撰写权威书评,像“纽约书评”。有时候一本很好的书却默默无闻,像湖南科技出版社曾出的《经济学与数学》就是这样。梁小民建议出版社应该办个类似于“经济书摘”的杂志。